洲康国学文化网
  • 首页
  • 道教文化
  • 民俗文化
  • 儒家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故事
羽衣轻扬舞翩跹 千年傣舞共开怀

羽衣轻扬舞翩跹 千年傣舞共开怀

玉腕轻翻,舞姿轻盈。今年泼水节期间,11岁的傣族少女玉楠身着孔雀裙,与汉、景颇等民族伙伴共同跳起傣族孔雀舞,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办的民族民间文化大游演中绽放光彩。 “我所在的‘孔雀’方阵中,不仅有我们小演员扮成的‘小孔雀’,还有大姐姐饰演的‘成年孔雀’,和穿着孔雀翅膀道具的‘架子孔雀’。”玉楠介绍说。 4月12日,舞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表演孔雀舞。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 儒家文化
  • 2025-04-18
  • 0
花纹歌

花纹歌

人们都说花纹公社好,今天特地取经来,人们都说花纹公社大,今天想把眼界开。谁知刚见花纹公社面,诗情画意就动了心怀! 不会作画,也想画起来;不会唱歌,也想唱一台;面对这样的好风光,不画不唱不痛快! 怎样画呀怎样唱?先得把对象看明白。花纹公社是林区,林区当然很可爱;要看林区先看山,一看山呀好奇怪—— 百座山峰呀,波涛起伏如大海;一座水库呀,突然之间来自天外;海里落水水相同,绿水青山一样色彩。
  • 儒家文化
  • 2025-04-16
  • 0
聚焦2025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 与世界共建共享花样年华

聚焦2025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 与世界共建共享花样年华

“唯有牡丹真国色”“黄河之水天上来”。千百年来,“牡丹”和“黄河”,始终是中华文化中当之无愧的显著标识。 4月10日,2025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举办,两大文化IP再次“强强联手”,共同致力于讲好山东文化“两创”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不懈奋斗故事,讲好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故事。 “一朵花”与“一条河”是相融共生的。黄河孕育了牡丹,牡丹反哺着黄河。黄河的百折不挠
  • 儒家文化
  • 2025-04-14
  • 0
杨朝明成为君子让生命扎根

杨朝明成为君子让生命扎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在华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人格,成为无数仁人志士毕生的追求。而在塑造君子人格的漫漫长路中,让生命深深扎根是关键所在。《论语》是生命面向生活的学问,作为儒家经典,其中蕴含无尽的智慧,为我们指明了人生方向——成为君子,必须让生命扎根。 领悟天命,秉持敬畏之心。孔子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里的“命”,包含着天命与使命。从外在看,天命蕴含着民众的意志
  • 儒家文化
  • 2025-04-10
  • 0
儒家成仁视域中的人谱

儒家成仁视域中的人谱

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孔子言仁,根据不同的、不同的境域而有变化,如较为后进的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这样的回答简单通俗,“仁者爱人”的类似说法广为流传,如“泛爱众而亲仁”。朱子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由此将仁赋予爱之理的进路。以上是儒学之仁最主流、最普遍的观点,也最容易为大众所理解。除此之外,还有孔子为最先进的颜回言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儒家文化
  • 2025-04-08
  • 0
乙巳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举行

乙巳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举行

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尼山举行。伴随着悠悠雅乐,《诗经·小雅·鹿鸣》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诵读声回荡在山谷,庄严的祭礼、诗意的雅集与童蒙的启智仪式相继展开,为春日尼山铺陈出一幅赓续千年的文化长卷。 祭祀先师 现场庄重肃穆 当日上午9时,尼山孔庙景区的迎宾路两侧旌旗猎猎,雅乐萦绕。在礼赞官的指引下,孔子后裔、学者、嘉宾以及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等沿着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在大成桥前
  • 儒家文化
  • 2025-04-05
  • 0
作为儒学代数学的大学

作为儒学代数学的大学

在儒家经典系统中,《大学》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在儒学传统上发挥着结构性奠基的重要影响,历久而弥新。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它提纲挈领地回答了作为儒家核心义理的两个切要问题——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人如何成为这种人?简单地说,前一个问题,《大学》通过明确具体的人生“规模”整体设计做了回答;后一个问题,《大学》则提供了人生修为的具体工夫节目及其次第。 在人生“规模”上
  • 儒家文化
  • 2025-04-03
  • 0
古人如何祈求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在沪开幕

古人如何祈求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在沪开幕

“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26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遴选天津博物馆珍藏文物131件,涵盖瓷器、玉器、织物、书画等门类,多角度展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颂。 “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供图 吉,善也;祥,福也。吉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期盼。以此为主题的中国古代吉祥文物创作
  • 儒家文化
  • 2025-03-28
  • 0
漫谈君子文化

漫谈君子文化

中华文明以独特的伦理智慧构建了绵延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其中“君子文化”作为核心精神标识,既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密码,也是当代文明对话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君子文化始终在与时俱进中焕发着生机。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君子文化进行重构,形成了多元阐释体系。孔子将“君子”从贵族身份符号转化为道德人格概念,完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明。在《论语》构建的价值体系中,“君子”具备三重文明属性,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自觉
  • 儒家文化
  • 2025-03-27
  • 0
杨朝明以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杨朝明以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高度重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中国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承载着重大使命。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恰似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多元文化为养分,深厚的历史根源为坚实基石。在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的结合,发挥着极为关键的推动和建设性作用
  • 儒家文化
  • 2025-03-24
  • 0
孔博藏珍 寻找文物和历史中的春天

孔博藏珍 寻找文物和历史中的春天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在众人的期盼中如约而至,它让冰泉融化,让草木茸茸,在万物的萌动和新生中,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春天,就在这欣欣向荣的风光之中,同时,它也在匠人的手中,在哲人的诗里,在每个人的探寻之路中。让我们一起,通过文物与历史,寻找不一样的春天吧! 书海寻春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 儒家文化
  • 2025-03-20
  • 0
朱熹家礼的理学内核与平民精神

朱熹家礼的理学内核与平民精神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指出了纯粹哲学思考的局限性。然而,在强调“知行合一”的儒家哲学传统中,对宇宙根源、本体及其生成过程的理解,与对良好社会秩序、终极人生价值的追寻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南宋哲学家朱熹(1130—1200)有两部著作,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一部是《四书章句集注》,该书立足“理”的哲学体系
  • 儒家文化
  • 2025-03-16
  • 0
梁涛孟子的理想时代孟子新读之十

梁涛孟子的理想时代孟子新读之十

《孟子》一书中,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共有十四章。其中,七章是孟子劝说宣王行仁政,双方的态度和缓,气氛融洽,对话的时间应该是在伐燕之前;还有七章记载了孟子对伐燕的态度,以及对宣王的批评,往往言辞激烈,致使“王顾左右而言他”,时间应该是在伐燕之后。《孟子·梁惠王下》云: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 儒家文化
  • 2025-03-13
  • 0
  • 首页
  • 1
  • 2
  • 3
  • 4
  • ...
  • 6
  • 下一页
  • 尾页

随便看看

  • 梁涛走向世界的儒学

    梁涛走向世界的儒学

    0
  • 经世与启蒙梁启超的孟子学

    经世与启蒙梁启超的孟子学

    0
  • 赓续文脉 再谱新篇 孔子学堂创办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赓续文脉 再谱新篇 孔子学堂创办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0
  • 2024我们共同经历这些文化热潮

    2024我们共同经历这些文化热潮

    0
  • 孔子的诗兴学说及其哲学贡献

    孔子的诗兴学说及其哲学贡献

    0

推荐排行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立品牌与文化出版中心
  • 景海峰儒家孝观念的超越性意义以孟子所述为中心
  • 曲阜师范大学乡村儒学研究院三德范实践基地揭牌
  • 段秀芳 索巾贺君子之乐

阅读排行

  • 孔子的诗兴学说及其哲学贡献

    孔子的诗兴学说及其哲学贡献

    0
  • 黄玉顺论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荀子约定俗成思想诠释

    黄玉顺论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荀子约定俗成思想诠释

    0
  • 陈赟秩序定分和人情差序伦理何以能天下一家以礼记礼运为中心

    陈赟秩序定分和人情差序伦理何以能天下一家以礼记礼运为中心

    0
  • 陈来民贵君轻与立君为民孟子荀子的君民论

    陈来民贵君轻与立君为民孟子荀子的君民论

    0
  • 陈来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

    陈来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

    0

Copyright © 2025 重庆洲康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4023093号-14

友情链接: